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要点 1.工地围墙:用硬质材料或用砖砌体封闭(市区主要路段墙高2.5m,一般路段墙高1.8m。)墙面抹灰并刷白,做到坚固、平稳、整洁、美观。砖砌的围挡要有墙帽,墙面要有宣传标语。靠墙处不准堆放材料或泥土。有条件的可使用彩色压形钢板。 2.工地大门:设门垛、大门。门顶设灯箱上面有企业名称和项目工程名称,门卫室应有门卫制度,大门口摆放“施工重地,闲人免进。”和“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
一、复合载体桩 复合载体柱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地基基础处理观念,选择下部层位稳定、士性较好的土层作为被加固土层,以桩端土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重锤冲击成孔,对周围土体进行挤密加固,当沉管到设计标高时,对桩端进行连续填料、夯实、挤密等操作,并用三击贯入度作为控制指标,再填以干硬性混凝土,使桩端以下深度为3~5m、直径为2~-3m区域约10m的土体得到最有效的加固挤密,,形成自内到外依次
一、桩基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1、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 1)清楚事故性质和范围。 2)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 3)参与人员意见基本一致,并确定处理方案。 4)设计人员认可签字。 2、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1)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方法可靠。 2)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3、事故处理应及时,防止留下隐患:
地基置换处理需做的强夯施工步骤 地基土在强壮的冲击能的效果下,土体强行紧缩或振密;经时效压实,使土体从头固结,然后提高了土的承载力,下降其紧缩性、到达加固土体的意图。 (1)整理场所:强夯地基处理施工前,对施工场所进行整理平坦。 (2)夯点安置及距离:主夯按夯点距离4m正方形安置,副夯点穿插在主夯点位中心,仍按距离4m安置,满夯夯点互相搭接1/4接连夯击。夯点放样用石灰桩标明方位,每遍夯击前
针对静载荷试验过程中存在预压与荷载分级、反力方式、加荷速度、加载方法和客观环境、试验设备条件等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通过对具体工程试验数据的分析和长期实践经验总结,提出合理的方法和有效措施,使试验不仅符合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主观和客观不利因素对试验的影响,从而真实准确地模拟工程实际。 01试验坑大小及试验设备的影响 载荷试验支座距试验点要有一定的距离,距离过近则影响试验结果
一、岩溶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规范3.4.4条)一不宜采用管桩的原因如下: 1)管桩一旦穿过风化岩层覆盖就立即接触岩层,管桩很容易就破坏,破坏率达30%~50%; 2)桩尖接触岩面后,很容易沿倾斜的岩面滑移,造成桩身倾斜,导致桩身断裂或倾斜率过大; 3)桩长难以把握,配桩困难 4)桩尖落在基岩上,周围土体嵌固力小,桩身稳定性差。 二、灌注桩后注浆 1)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
一、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长期以来,我们把控制工程造价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实施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公开招投标、竣工结算,这样做尽管看起来有一定效果,但与项目前期工作-工程设计比起来,只能算是事倍功半。从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实例中可以看出,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是从投资决策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约为70%;施工图设计结束至施工开始,即使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努力节约工程造价,但效果仍不明显,影响程
湿陷性黄土地基 一、黄土的特征和分布 黄土是一种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一系列内部物质成分和外部特征,不同于同时期的其它沉积物。 黄土具有以下全部特征: 1. 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 2. 颗粒组成以粉粒(0.05-0.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上,几乎没有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 3. 孔隙比较大,一般在1.0左右; 4. 富含碳酸钙盐类; 5. 垂直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