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昆铁路大桥墩中转体创世界纪录
发布时间:
2017-11-09
来源:
网络
作者:
网络
11月7日下午,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新建成昆铁路永仁至广通段龙川江大桥成功进行了全国首例铁路大桥墩中转体,墩中转体高度、单体重量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又一次取得新突破。

仰视永广铁路龙川江大桥
该桥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境内,全长460.8米,为三跨连续梁悬灌转体桥,其主跨88米,桥面设三条铁道线和一座车站。此次转体,在大桥6号墩墩身的32米处与7号墩墩身的41米处进行,部分墩身和连续梁将分别转动21度32分和25度45分,跨越上世纪70年代通车的成昆铁路完成合拢,其中,41.4米的墩中转体高度、7350吨的单体转体重量创世界纪录。大桥成功转体,填补了国内外桥梁施工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为今后同类型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永广铁路龙川江大桥墩中转体成功
中铁十一局永广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刘祖彬介绍,大桥先在既有成昆铁路两侧浇筑梁体,然后通过墩中转体使桥面合拢。所谓墩中转体就是桥面连带着5米的墩身一起转动,使墩身和桥面以每分钟0.02度的角速度进行转体,实现桥面合拢、设备安装的精度要求以毫米来测算,这是我国首例铁路桥梁墩中转体施工,其结构特征和技术难度方面均实现了较大突破。
该桥飞跨金沙江的支流龙川江,上跨每天通行50多对客货列车的既有成昆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高,加之沿线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施工难度极大。自2014年8月进场施工以来,昆明铁路局滇中铁路建设指挥部、中铁十一局、中铁二院等单位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方案比选,创新提出了悬灌工艺加墩中转体的施工方案。相较于传统的墩底和墩顶转体,墩中转体可以说兼具两种工法的优点,有效避免了两种工法的缺陷。
另外,记者从负责铺架的中铁一局永广铁路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李英利处了解到,永仁至广通铁路目前已经进入铺架阶段,其中铺轨完成24公里,约占全线的20%;架梁完成367孔,约占全线的45%,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
永广铁路是新建成昆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南铁路网、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其全长126.7公里,桥隧占线路总长83.0%,设计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开行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160公里。待新建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后,通过这条客货共用的大能力通道,从昆明到成都仅需7小时左右,对促进我国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49图库官方平台,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伍仟万元人民币。公司持有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施工资质、特种专业工程承包 资质、市政工程总承包、环境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劳务承包资质。49图库官方平台专业从事:地基与基础施工、设计与 咨询服务;市政与建筑深基坑支护、降水;水利水电高边坡锚索及大坝固结灌浆;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及生态绿化;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滑模设计与施工及建筑结构加固;特种专业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市政及环境工程施工。
49图库官方平台,业务涵盖:基坑支护、基坑支护及降水、基坑施工、降水桩基、桩锚支护、桩锚支护施工、桩锚支护设计、基坑支护可回收锚索、地下连续墙施工、桩基施工、灌注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静压桩施工、cfg桩施工、潜孔锤引孔施工、边坡防护、边坡防护施工、抗滑桩施工、抗浮锚杆施工、地基处理、地基加固、结构加固、管棚施工、盾构区间锚索处理等工程,欢迎新老客户访问、咨询及相关工程项目合作洽谈。电话:13803863965 公司网站: www.jikengzhihu.cn
桥墩转体,郑州康达基础
相关资讯
我公司中标中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铁路中和苑项目抗浮锚杆工程
铁路中和苑工程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向北300米路东,抗浮锚杆(单根14.5m,直径200mm,M30水泥注浆,内配3C25钢筋)。
我单位中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项目桩基工程
本项目桩基工程,包括除钢筋、混凝土、后注浆水泥外的全部材料、机械的采购、运输、场地平整(含垫路)、机械就位、安装调试、钻进成孔、灌注成桩、成品泥浆池采购安装、防护搭设、 提供现场记录数据、资料整理、成孔所钻出土方的清理(堆土位置在本场区内由甲方指定)、桩基施工完成区域清理移交 ,试验桩及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产生的混凝土碎块、废料、泥浆清理等工作内容亦包含在内,同时还需配合招标人开展所有实验、检测
我公司中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项目桩基工程
本项目桩基工程,包括除钢筋、混凝土、后注浆水泥外的全部材料、机械的采购、运输、场地平整(含垫路)、机械就位、安装调试、钻进成孔、灌注成桩、成品泥浆池采购安装、防护搭设、 提供现场记录数据、资料整理、成孔所钻出土方的清理(堆土位置在本场区内由甲方指定)、桩基施工完成区域清理移交 ,试验桩及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产生的混凝土碎块、废料、泥浆清理等工作内容亦包含在内,同时还需配合招标人开展所有实验、检测
德国工程师 F. H. Poetsch 于 1883 年开发了人工地层冻结(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简称 AGF)法,用于应对比利时煤矿内渗水问题。这种方法在 19 世纪晚期首次获到认可,时至今日,AGF 虽然与最初的形式相比并无太多变化,但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利用仿真分析来开发一种更加有效的 AGF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