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云矿物岩石识别系统成功研发
发布时间:
2017-10-13
来源:
网络
作者:
网络
野外调查或外出旅游时不认识矿物、岩石,又没行家帮你确认时怎么办?将于10月正式上线运行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为你准备了智能解决方案,其矿物、岩石识别系统对矿物的识别已达到75%,对岩石的识别率达40%~50%。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永杰博士说,地质云矿物、岩石识别系统,是人工智能在地质信息化中典型应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平台,与华东有色信息中心等单位合作研发。其基本原理就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把已经确认的矿物、岩石图片存放于地质云服务器中,建立识别模型,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方式,对新采集的矿物、岩石图像进行识别,从而使之成为地质入门人员及非地质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和识别矿物、岩石的辅助工具。
据他介绍,该系统分手机Android版和电脑网页版两种版本,在对用户提供的图片进行分析识别后提供5种可能答案,并以相似度高低为序进行排列。Android手机安装该系统后,人们可以通过自己拍照和上传本地相册图片至地质云系统分析,实现对矿物、岩石的实时“刷脸识别”。目前矿物识别已经收集了200类矿物的属性信息,包括颜色、晶体系、硬度等,并精心挑选4000张矿物图片供用户欣赏。在分类识别方面,目前系统已经能够快速识别100类矿物,识别精度达到了70%以上。网页版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本地图片或者填入网络图片地址就可进行识别分析,同时系统还开通精品矿物、岩石图片馆的功能,用户通过网站可以浏览查询已经开放的矿物、岩石图片和信息,为非专业人员普及地质相关专业知识。同时系统也提供精品图片馆的功能,并且提供查询和浏览,以更便捷、全面的提供矿物、岩石相关方面的科学普及。
谭永杰说,现在系统的识别模型已经建立,关键是要增加地质云服务器中矿物、岩石样本的图片数量,可供机器学习的样本图片数量越大,识别的准确率就越高。截至发稿,系统已经收集到矿物图片15万张、岩石照片4万多张,今后还拟收集古生物化石和岩石光薄片图片,增加古生物化石和镜下岩石矿物识别功能。谭永杰呼吁,地质云上线试运行后,请广大地质工作者积极捐赠、上传已经确认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照片和镜下图像,增加地质云服务器中样本数量,提高系统的识别准确率,使其成为地质工作和地质服务的利器。
49图库官方平台,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伍仟万元人民币。公司持有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施工资质、特种专业工程承包 资质、市政工程总承包、环境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劳务承包资质。49图库官方平台专业从事:地基与基础施工、设计与 咨询服务;市政与建筑深基坑支护、降水;水利水电高边坡锚索及大坝固结灌浆;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及生态绿化;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滑模设计与施工及建筑结构加固;特种专业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市政及环境工程施工。
49图库官方平台,业务涵盖:基坑支护、基坑支护及降水、基坑施工、降水桩基、桩锚支护、桩锚支护施工、桩锚支护设计、基坑支护可回收锚索、地下连续墙施工、桩基施工、灌注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静压桩施工、cfg桩施工、潜孔锤引孔施工、边坡防护、边坡防护施工、抗滑桩施工、抗浮锚杆施工、地基处理、地基加固、结构加固、管棚施工、盾构区间锚索处理等工程,欢迎新老客户访问、咨询及相关工程项目合作洽谈。电话:13803863965 公司网站: www.jikengzhihu.cn
地质云矿物岩石识别系统,郑州康达基础
相关资讯
我公司中标中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铁路中和苑项目抗浮锚杆工程
铁路中和苑工程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向北300米路东,抗浮锚杆(单根14.5m,直径200mm,M30水泥注浆,内配3C25钢筋)。
我单位中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项目桩基工程
本项目桩基工程,包括除钢筋、混凝土、后注浆水泥外的全部材料、机械的采购、运输、场地平整(含垫路)、机械就位、安装调试、钻进成孔、灌注成桩、成品泥浆池采购安装、防护搭设、 提供现场记录数据、资料整理、成孔所钻出土方的清理(堆土位置在本场区内由甲方指定)、桩基施工完成区域清理移交 ,试验桩及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产生的混凝土碎块、废料、泥浆清理等工作内容亦包含在内,同时还需配合招标人开展所有实验、检测
我公司中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项目桩基工程
本项目桩基工程,包括除钢筋、混凝土、后注浆水泥外的全部材料、机械的采购、运输、场地平整(含垫路)、机械就位、安装调试、钻进成孔、灌注成桩、成品泥浆池采购安装、防护搭设、 提供现场记录数据、资料整理、成孔所钻出土方的清理(堆土位置在本场区内由甲方指定)、桩基施工完成区域清理移交 ,试验桩及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产生的混凝土碎块、废料、泥浆清理等工作内容亦包含在内,同时还需配合招标人开展所有实验、检测
德国工程师 F. H. Poetsch 于 1883 年开发了人工地层冻结(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简称 AGF)法,用于应对比利时煤矿内渗水问题。这种方法在 19 世纪晚期首次获到认可,时至今日,AGF 虽然与最初的形式相比并无太多变化,但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利用仿真分析来开发一种更加有效的 AGF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