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碳纤维结构加固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8-05-29
来源:
结构加固
作者:
结构加固
为什么需要建筑碳纤维结构加固?那是因为它满足不了自身所应达到的功能要求。结构构件如梁、板、柱、墙的强度主要由其截面的抗弯能力来体现,所以以满足静力强度要求的结构加固首先想到的就是维持或提高原构件的抗弯能力。因此,就有了如下几种结构加固方法。
1.加大截面加固法——这是结构加固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最直观的方法。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能直观、有效的增加截面的惯性矩,从而降低截面最外缘的应力,使截面材料能够承受该应力,达到加固的目的。本方法理论完备、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为许多加固工程师所推崇。
2.外包型钢加固法——采用外包型钢,少许增大了构件截面,对结构截面抗弯刚度E1的提高有所帮助,但真正的效能是型钢增大了截面外缘承受应力的能力。对于长柱,该方法尤为有效。
3.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钢板也是少许增大了构件截面,对结构截面抗弯刚度E1的提高有所帮助,但主要效能还是增强了构件截面外缘承受应力的能力。对于承受正负弯矩的梁构件,本方法尤为有效,常为加固工程师首选。
4.锚钉粘贴钢板加固法——为使粘贴钢板的效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目前粘贴钢板加固法有了改进型,即锚钉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方法是在钢板与混凝土之间增加了异形锚钉,异形锚钉使钢板与混凝土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使钢板受到拉力。加固完毕后,钢板的弹性收缩使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这样使构件外缘的应力承受能力相比外包型钢法、粘贴钢板法有更大提高。该方法已成为加固工程师们乐意采用的方法。
5.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按照抗弯设计状态设计建造的构件,其截面所能承受额弯矩,实际体现在构件截面外缘的拉应力数值上。为增强构件截面外缘承受应力的能力,用纤维材料替代钢板实施粘贴,可达到钢板的同等效果,所以当前采用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大有取代粘钢补强加固之势。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其他更多优点,所以本方法也是大多数加固工程师愿意采用的方法。
6.预应力加固法——同样针对增强构架截面外缘承受应力的能力问题,采用体外预应力使构件截面产生预压应力,有比粘钢粘纤维材料更直接、有效的优势。加固工程师们很乐意在结构上使用本方法。
以加固的目的和原理为基础,除了上述的几种结构加固方法外,还有一些有效的方法作为上述方法的补充或替代,比如置换混凝土法、绕丝法、增加支撑法、锚栓锚固法等等。
49图库官方平台,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伍仟万元人民币。公司持有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施工资质、特种专业工程承包 资质、市政工程总承包、环境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劳务承包资质。49图库官方平台专业从事:地基与基础施工、设计与 咨询服务;市政与建筑深基坑支护、降水;水利水电高边坡锚索及大坝固结灌浆;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及生态绿化;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滑模设计与施工及建筑结构加固;特种专业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市政及环境工程施工。
49图库官方平台,业务涵盖:基坑支护、基坑支护及降水、基坑施工、降水桩基、桩锚支护、桩锚支护施工、桩锚支护设计、基坑支护可回收锚索、地下连续墙施工、桩基施工、灌注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静压桩施工、cfg桩施工、潜孔锤引孔施工、边坡防护、边坡防护施工、抗滑桩施工、抗浮锚杆施工、地基处理、地基加固、结构加固、管棚施工、盾构区间锚索处理等工程,欢迎新老客户访问、咨询及相关工程项目合作洽谈。电话:13803863965 公司网站: www.jikengzhihu.cn
结构加固,预应力加固法
相关资讯
我公司中标中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铁路中和苑项目抗浮锚杆工程
铁路中和苑工程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向北300米路东,抗浮锚杆(单根14.5m,直径200mm,M30水泥注浆,内配3C25钢筋)。
我单位中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项目桩基工程
本项目桩基工程,包括除钢筋、混凝土、后注浆水泥外的全部材料、机械的采购、运输、场地平整(含垫路)、机械就位、安装调试、钻进成孔、灌注成桩、成品泥浆池采购安装、防护搭设、 提供现场记录数据、资料整理、成孔所钻出土方的清理(堆土位置在本场区内由甲方指定)、桩基施工完成区域清理移交 ,试验桩及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产生的混凝土碎块、废料、泥浆清理等工作内容亦包含在内,同时还需配合招标人开展所有实验、检测
我公司中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项目桩基工程
本项目桩基工程,包括除钢筋、混凝土、后注浆水泥外的全部材料、机械的采购、运输、场地平整(含垫路)、机械就位、安装调试、钻进成孔、灌注成桩、成品泥浆池采购安装、防护搭设、 提供现场记录数据、资料整理、成孔所钻出土方的清理(堆土位置在本场区内由甲方指定)、桩基施工完成区域清理移交 ,试验桩及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产生的混凝土碎块、废料、泥浆清理等工作内容亦包含在内,同时还需配合招标人开展所有实验、检测
德国工程师 F. H. Poetsch 于 1883 年开发了人工地层冻结(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简称 AGF)法,用于应对比利时煤矿内渗水问题。这种方法在 19 世纪晚期首次获到认可,时至今日,AGF 虽然与最初的形式相比并无太多变化,但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利用仿真分析来开发一种更加有效的 AGF 方法。